skking的深空交流道
Deep Space Gateway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蒼藍一粟〉補遺
紅色星號代表太陽。 小黑圓點由內到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大黑圓點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大致都在黃道平面附近,藍色虛線圓圈顯示行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 空心圓點是冥王星,距離黃道平面約7.9 au;倒三角形是太空船當時的位置,距離黃道平面約22 au。 (JPL星曆程式可參見維基百科條目關於 JPL Horizons On-Line Ephemeris System的簡短介紹與連結) 太空船遠離黃道的角度並不難估算。一般報導多引用30年前由地球(或接近太陽)觀測的角度,今天來看已經不合時宜。 倒是紐約時報採用了比較不同的觀點。 在國際天文聯合會百周年IAU 100:Under One Sky網頁可以找到不少和 Pale blue dot活動 相關的材料。 其中包括紐約時報針對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Earthrise」照片50周年的專訪, 對歷史事件有興趣的讀者肯定不會錯過。 柏林圍牆的諸多故事,猶如雷根總統在圍牆前演說留下的名言,彷彿昨日才鮮活上演,歷史並不一定要侷限在課堂裡。 這回病毒疫情所改變的世界,只能留待後人來述說。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從巨石陣、曼哈頓到高雄 漫談日月的東起西落〉勘誤、延伸閱讀與補遺
專欄文章〈從巨石陣、曼哈頓到高雄 漫談日月的東起西落〉 刊登在《科學月刊》588期(2018年12月) 這裡提供編輯前文字原稿(不含附圖),以及由原始EPS圖檔轉成的點陣圖檔(圖一約2142x1533 pixels,圖三2518x2762 pixels)。 圖一顯示不同緯度3地在夏至、冬至、春分與秋分日出日落的大致情形。
圖三 是用手邊星曆程式DE406計算2010年初至2028年初月球公轉軌道平面法線方向的結果。 和JPL現在使用的網頁程式DE430相比較,DE406計算1970年月球軌道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讀者可參閱維基百科條目「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Development Ephemeris」的說明和外部官網連結。 圖二則可以參照維基百科條目「Orbit of the Moon」的附圖。 由於專欄版面有限,有些有趣的問題無法多談。好奇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圖三中月球公轉軌道平面法線方向似乎是繞著天球上(天龍座)某個特定點以18.6年的周期旋轉。如果參考維基百科「Orbital pole」條目,把赤經18 h,赤緯+66° 33′ 38.55"的「黃極」(ecliptic pole,即黃道坐標的南北極)標示在圖三中,就得到了一幅 包含黃緯線的圖三,其中橘色虛線正是黃道坐標的緯度線。黃道的經度坐標也是從春分點起算,至於黃道北極的赤經坐標為何會剛好在18 h(270度)這問題就留給讀者。
校稿時有個小錯沒有抓出來,是在下的疏失。
刊出原文(誤):「在2015 年10 月,月球的赤緯變化只有±18.3 度(= ε5.145°)」
應該改為(正):「在2015 年10 月,月球的赤緯變化只有±18.3 度(= ε - 5.145°)」
也就是說 23.4 - 5.145 = 18.3度左右。可能是因為英文鍵盤上的連字號(hyphen)有時不適合和數學的減號混用,所以原稿用了特殊字型,排版時字就跑掉了。
原稿中引用《科學月刊》480 期(2009年12月)
全球天文年專欄〈行星橢圓軌道的古今對話〉一文,
可參閱這個部落格中先前的文章〈行星橢圓軌道的古今對話〉補遺以及其中的連結,進一步了解橢圓軌道的效應和歷史。
關於英格蘭巨石陣的介紹或研究文獻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從維基百科 Stonehenge條目下的介紹與連結,以及英國文化遺產 巨石陣官網的歷史沿革與故事來了解一些特定的專有名詞、過往考古發掘與重建的簡史、有多數共識或存疑的推論與假說。原稿列舉了三篇延伸閱讀:
- Lionel Sims, “The ‘Solarization’ of the Moon: Manipulated Knowledge at Stonehenge”,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16:2, 191–207 (2006) DOI:10.1017/S0959774306000114
- Neil deGrasse Tyson, “Manhattanhenge”, https://www.amnh.org/our-research/hayden-planetarium/resources/manhattanhenge
- Alejandro Jenkins, “The Sun’s position in the sky”,Eur. J. Phys. 34, 633–652 (2013) DOI:10.1088/0143-0807/34/3/633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關於〈高能微中子天文學曙光乍現〉
短文評論〈高能微中子天文學曙光乍現〉 刊登在《科學月刊》586期(2018年10月), 稍後也轉載於《科技報導》443期(2018年11月)。 全文可以直接上網閱讀,這裡提供編輯前的初稿。 許多近期的相關評論文章不難找到。比較新的像是 Anchordoqui, L. A.的 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s arXiv:1807.09645v1,長篇評論雖然在7月下旬上網,尚未正式出版,等到有空再慢慢細讀。 從各種後續大型偵測器計畫的現況來看,這應該是另一個頗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重力波專輯、〈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補充連結及勘誤
通俗科學雜誌的讀者訴求和專業期刊畢竟有所區隔。 物理學會的科普刊物《物理雙月刊》照例會在每年年初專注報導當屆諾貝爾物理獎的相關研究。 在這樣的時間點上還要推出一個重力波專輯需要多花一些工夫,除了儘量避免重複的內容,新材料也不宜太過艱澀。 要適度的呈現重力波這主題,讓讀者能看見這領域的前景,是規劃時的主要考量。 對於這個已經發展了一百年的課題,只要找出具有前瞻性的切入點,仍然可保有它的吸引力。 在若干可能的選項中,並考量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近況,最後決定專輯規劃的方向以「重力波偵測的關鍵技術與應用」為主軸。 專輯沒有打算成為一本重力波百科全書或教材,只是透過相關領域專業的眼光把「偵測重力波」新近的研究發展介紹給讀者。
饒兆聰教授團隊不僅參與第一次中子星碰撞和先前其他重力波事件的搜尋,也正帶領學生積極參加設備更先進的ZTF計畫。這是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所主導的「史維基瞬變探測器」(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可望在多元訊息天文學時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偵檢出微弱重力波信號的關鍵之一是透過相對論來計算重力波的波形,包含振幅、相位、極化方向等特性。以雙黑洞合併過程為例,可分為旋進互繞(inspiral)、碰撞合併(merger)、鈴震(ringdown)三階段。雙星最初互相靠近,像是脈衝雙星(binary pulsar),可以透過post-Newtonian的展開來處理;雙黑洞合一的最後階段可藉由黑洞微擾的分析與quasi-normal mode來計算;重力波信號最強的碰撞合併過程只能透過數值相對論的計算模擬。 Simulating eXtreme Spacetimes,SXS計畫結合了歐美幾個重量級研究機構和學者,其中包刮201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的索恩教授,專注於數值相對論的研究。SXS在網頁裡解釋了相對論研究近年的重要歷史背景和SXS計畫的研究動機,重力波偵測和數值相對論正是近代相對論研究的兩大主軸,但是後者的研究進展相對的緩慢,投入的資源也相對不足。 林俊鈺博士與游輝樟教授的〈從愛因斯坦方程式到超級電腦黑洞模擬-數値相對論發展歷史〉介紹了這段艱辛的歷程,文中提到的開源程式碼可以參考 The Einstein Toolkit網站的介紹。
〈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原本標題〈重力波偵測器的科學原理〉)是發表在《科學月刊》578期(2018年2月)的另一篇專輯文章。這裡提供編輯前的初稿
(純文字與所有附圖,其中圖二是出刊後才修正的版本)。
圖三編輯部改用576期潘皇緯文中編輯部重製的附圖,圖說則維持原稿;其他單張附圖如下(pm3d版未刊出):
圖一Michaelson干涉儀
圖二(出刊後更正版)LIGO干涉儀主要架構
圖四a
量子簡諧運動基態的相空間(phase space)圖示。量子化的電磁場真空也顯現相同的量子起伏特性。
古典的真空對應圖中的原點,量子態則必須是一個分布。
圖四a上(Wigner函數)、
圖四a上(Wigner函數,pm3d版)
圖四b
緊挾基態(或真空緊挾態)的相空間圖示。在某些特定相位方向的量子起伏可能比真空還要小。但是,整體仍然滿足測不準原理。
圖四b上(Wigner函數)、
圖四b上(Wigner函數,pm3d版)
二月出刊原文中有一段最後排版編輯時有些失誤,第134頁左起第一欄第二段前半部分修正如下:
[出刊原文]
古典簡諧運動好比理想的彈簧,
靜止時位移和動量都是零。子
起伏,滿足測不準原理。忽略
質量和彈簧常數等人為係數(選
擇自然的單位),相圖上任一點
和原點的距離(平方)直接對
應到簡諧運動的總能量(動能
加位能= 位移2+ 動量2)。量
子簡諧運動,基態的平均位移
和平均動量都是零,但是有量
教科書上量子簡諧運動的基態
波函數是一個高斯分布,...
[應該更正如下]
古典簡諧運動好比理想的彈簧,
靜止時位移和動量都是零。忽略
質量和彈簧常數等人為係數(選
擇自然的單位),相圖上任一點
和原點的距離(平方)直接對
應到簡諧運動的總能量(動能
加位能= 位移2+ 動量2)。量
子簡諧運動,基態的平均位移
和平均動量都是零,但是有量子
起伏,滿足測不準原理。
教科書上量子簡諧運動的基態
波函數是一個高斯分布,...
此外,網頁上和出版刊物81頁所顯示的578期目錄都將此文標題寫成「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史」,和原文有出入。數值相對論一文確實談論比較多歷史發展,〈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一文則是著重在偵測重力波的基本科學原理,尤其是LIGO當前最主要的兩大雜訊來源,從古典物理講到近代物理,希望能讓不同領域的讀者都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技術關鍵。如果您對重力波的發展史感興趣,不妨參閱先前介紹的幾篇文章,以及年重力波發現後由陳江梅教授等三人在中華民國物理學刊合寫的論文(英文):
C.-M. Chen et al., A brief history of gravitational wave research,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2016), DOI:
10.1016/j.cjph.2016.10.014
(ADS,
arXiv)
LIGO的白皮書是〈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一文主要的參考資料之一,譬如干涉臂中的雷射功率等數據,以2017年版的白皮書為主。延伸閱讀等其他文獻做為參考。
延伸閱讀3的LISA計畫書LISA Mission L3 Proposal(2017/01/20)也可以參考LISA網站。距離目前預計的發射時間2030年代中期還有十多年,屆時重力波和其他天文物理研究又會呈現什麼樣的宇宙面貌,頗值得青年朋友們認真思考。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重力波、中子星、LIGO
8月25日,LIGO宣布第二個觀測季結束,得到了令人「非常興奮」的結果。
9月27日,重力波事件GW170814的結果正式發表,這是Virgo的第一個重力波事件,而且,由於Virgo的加入, 重力波來源方位的不確定性縮小到先前的十分之一。但是,眾多望遠鏡搜尋仍然沒有看到特別的事件。
10月3日,LIGO計畫的三位關鍵人物獲得了 2017諾貝爾物理獎。
10月11日,LIGO/Virgo合作團隊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在10月16日將舉行盛大的記者會, 出席的還包括全球70多個天文台代表,要「討論重力波天文學的最新發展」。歐洲夥伴也將同時與位在智利的歐南天文台ESO連線,同步舉行記者會。 這是國際合作研究獲致重要成果發表時的典型做法,新聞稿與學術論文全球零時差上線公開。
10月16日,全球多個團隊正式發表第一個中子星碰撞的重力波事件GW170817, 以及同時間觀測到的伽瑪射線爆GRB 170817A的全電磁頻譜觀測結果。
在2017/09/28 和2017/11/01中子星碰撞事件公布前後, 從GCN Circular Archive目錄上的截圖(snapshot)也彷彿可以看到全球天文學家追蹤同一目標的熱情。 通常,這類的成果發表會伴隨著一兩篇已經被知名期刊審稿接受準備搶先在線上出版的學術論文。 這回包括了跨領域的 《Nature》、 《Science》、 天文物理專業的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都同時刊出多篇相關主題的研究論文, 加上公開發表在arXiv.org預印本檔案庫的論文,或許有近百篇研究報告一夜之間上線, 一時之間還不大能全部消化。和接收到的微弱信號相比,這次事件震撼科學界的程度顯然比諾貝爾獎更吸引眾人目光。 短文評論〈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 刊登在《科學月刊》576期(2017年12月)2017諾貝爾獎特別報導。 由於科月評論篇幅有限,關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LIGO計畫初期的一段故事背景,則用加長版的方式添加在結語之前, 〈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重力波、中子星與LIGO 〉 一文刊登在《科技報導》433期(2018年1月)的時事評析, 這裡也提供加長版的初稿, 完稿時間在2017年,刊出的版本已經做了修正。 撰稿之際看到許多有趣的資料,不能一一呈現在簡短的篇幅裡。 譬如,加州理工在西元1998年訪問 巴利許(Barry Barish) 和2000年訪問魏斯(Rainer Weiss) 所完成的口述歷史,可以上網下載閱讀, 一窺計畫關鍵人物當中的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在LIGO硬體即將完工啟用之際對於整個重力波計畫的看法和回憶。 又像是長期關注重力波實驗的社會學者Harry Collins,在2004年出版的 《Gravity's Shadow: The Search for Gravitational Waves》一書, 也描述了一些計畫初期的各種困難和考量,包括美國國會的聽證會、NSF和其他非干涉儀的重力波計畫等等。 這些八卦故事在短文評論最後雖然一語帶過,在可見的將來恐怕還是會伴隨著這重大的科學發現,呈現更完整的歷史。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以〈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一文慶祝人類邁入太空時代一甲子!
地球科學專欄文章〈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刊登在《科學月刊》565期(2017年1月),這裡提供編輯前的初稿(未含附圖,見下文連結)。 由於交稿有點倉促,付印版本有些小錯與不妥之處。 譬如,地球重力位展開式當中的「r」在此特指質心距離,否則J1就不等於零(可參閱初稿); 延伸閱讀第1項末尾多了一個N。 下文概述文章的最初構想,詳述月球重力場和EGM96大地水準面兩圖的若干技術細節與連結,給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讀者們參考。 大地測量並非個人專長,若有謬誤疏失還請諸位先進們不吝指正。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一號(Sputnik 1)。2017年恰好是人類開啟太空時代的60周年。這個事件的深遠影響,不僅促成了隔年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誕生,也包含了由美國開始延伸到台灣的中學科學教育課程改革。編輯部原本對於登陸月球或其他天體的軌道有興趣,只是,這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前並沒有接觸過發射升空的彈道分析或著陸分析,倒是先前曾經研究過福衛二號的太陽同步軌道。同樣採用太陽同步軌道的福衛五號雖然有些延遲,也即將發射。於是決定寫一些比較深入關於衛星軌道的文章。除了太陽同步軌道的原理,原本蒐集的材料還包括two-line element (TLE)的介紹,可以讓讀者有興趣玩玩入門或進階的人造衛星追蹤分析程式;也希望能討論密切軌道要素(osculating elements)、平均軌道要素等的差異,或許再包含一些新一代的衛星推進方式如離子引擎、光帆、雷射,還有超級衛星系(constellation,例如最近報導Space X提出發射4425顆微衛星)、太空垃圾危機與對策等當年匪夷所思的太空計畫或問題。同時,失敗的火星任務Mars Climate Orbiter (NASA,1998) 和破產(最近又重生!)的銥計畫(Iridium satellite constellation)應該也是很有教育意義或吸引力的故事。在Amazon還不難發現2016年的新書,介紹銥計畫從失敗到轉型成功的歷程。不過,為了維持專欄的特性,最後決定專注在太陽同步軌道的物理學基礎分析,以及和這非球對稱形狀密切相關的一兩項簡單的課題與概念,包括不規則的重力等位面(大地水準面)和更單純的參考橢球與大地基準。
「圖一:非球對稱質量分布的簡單範例」是一幅簡單的示意圖,衛星運動方向也未必如圖所示。 圖二是NASA聖杯號(GRAIL A & B)太空船量測到的月球重力場,單位是mGal(1 Gal = 1 cm s-2 = 1000 mGal)。原始圖檔可以在NASA網站下聖杯號2012年12月的新聞稿找到。研究論文發表在《Science》2013年2月(Zuber, M. T. et al., Science, Vol.339, Issue 6120, pp. 668-671),也是當期的封面故事。但是,NASA新聞稿這張圖顯示的月球表面是以月面經度180度為中心,恰好是地球上看不見的月球背面中心;此外麥卡托投影也不能從赤道無限延伸到月球南北極,因此只包含了月球赤道南北各約72度的範圍。 為了讓讀者對這幅月球重力場有更多感覺,特地花了些時間將先前找到的月面圖透過程式處理以供讀者比對。 月面圖來自NASA在2009年發射的月球探勘號(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由LROC(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Camera)團隊拼接了LRO廣角相機(Wide Angle Camera,WAC)在2009年11月到2011年2月間所拍攝超過15000幅照片而成。原始圖檔(圖檔格式「cub」)大小約5.5 GB,月面解析度約100公尺。如果只是要和上述聖杯號的月球重力場圖相比較,應該不需要這麼好的解析度。 透過專門處理NASA行星任務資料的ISIS3軟體(Integrated Software for Imagers and Spectrometers),將LROC團隊的月面圖,選擇赤道南北72度範圍,以中央經度0度為中心,同樣使用麥卡托投影,就得到這張 月面圖,解析度選擇每度8個畫素,約4公里。 如果需要更精確比較,這幅 標示經線緯線的月面圖,兩相鄰經線或緯線相隔都是30度。讀者可以和月球重力場圖相比較。 計算時,如果中央經線設為180度,似乎有些點沒有資料,所以就把月球正面中央經線0度擺在中間,和地球上看到的樣子也比較接近。 投影應該也可以用更一般性的程式GDAL(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來計算,但是用起來似乎還是ISIS3的GUI視窗介面比較容易入手。
圖三大地水準面,由於編輯需要的圖片解析度並不高,沒有選用較新的地球重力模型EGM 2008,而採用EGM96大地水準面,展示地球重力等位面不規則的情況。重新計算球諧函數恐怕趕不上出刊日期,所以直接使用了GeographicLib的geoid數據(15'版本)。資料的「pgm」格式可以用Netpbm處理。GeographicLib編碼時用了兩個參數:
offset = -108
scale = 0.003
所以,資料最小值336與最大值64464換算成高度就是
336 * 0.003 - 108 = -106.992
64464 * 0.003 - 108 = 85.392
單位都是公尺,和從NASA的EGM96網站程式計算出來的結果相符。圖檔由Wolfram Mathematica的ReliefImage直接加上陰影來凸顯立體效果,所以沒有用圖例來顯示高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