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威投影(Mollweide projection)、艾托夫投影(Aitoff projection)、漢麥爾投影(Hammer projection)三種投影方法的數學細節都可以在維基百科上找到。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投影方法。此處提供在下透過上述這三種投影法繪製的全天星座圖(檔案格式:pdf):
藍色圓點依照銀河坐標經緯度每隔30度繪製,圓點半徑5度,每個圓點所代表的面積應該都一樣。從這些圓點的分布和變形的情況可以稍微看出不同投影方法的差別。原始的向量圖檔(PostScript格式)是文字檔,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調整顏色、線寬、星點大小,如有需求請私訊連絡。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三種天球投影下的全天星座圖
《天聞季報》2015年春季號「多波段看宇宙」原本排在去年夏季出刊,若干內容很早就完成了。為了解讀各波段的巡天觀測結果,才注意到有好幾種不同的天球投影方法都可能被用到。以前曾經將〈耶魯亮星表〉(Yale Bright Star Catalog)依照天體的天球赤道坐標(赤經赤緯)製作成恆星圖。這亮星表大致上包括所有肉眼可見的恆星。趁此機會透過open source的《Starlink》程式庫〈libpal.a〉,搭配國際天文聯合會IAU《SOFA》程式庫中的〈libsofa_c.a〉,將赤道坐標轉換成銀河坐標。為了視覺上不至於太過擁擠,選取了9110顆星之中較亮的4022顆。星座的圖樣基本上來自當年的《Startchart》程式,當中有一個不大完整的〈pattern.star〉檔案。個人看著IAU的星座圖,把剩下的幾個南天星座稍微花點時間補齊了,不過星座圖樣並沒有什麼一定的標準。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天聞季報》2014年春季號「網路公民天文學」背面介紹人類給外星文明的訊息。其中有一張圖利用了14顆脈衝星加上銀河中心的方向和距離,標示出太陽(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這張圖不僅鑲在先鋒號太空船上,也印在航海家太空船的金唱片上。可以參閱季報和維基百科的相關說明。天文學家Carl Sagan最初如何在有點緊迫的時程下設計出這些給外星文明的訊息,可以參考他1972年的文章〈A Message from Earth〉,其中詳細列出了這14顆脈衝星的名字。網路上另外可以找到Wm. Robert Johnston的網頁,他在2007年有篇網頁文章〈Reading the Pioneer/Voyager Pulsar Map〉,詳細分析1970年代的脈衝星資訊是否足以判定太陽系的真正位置。因為,脈衝星周期通常會隨著年齡而變慢,脈衝星和太陽都會繞著銀河中心運動,脈衝星的電波傳到地球或是銀河系其他角落也需要時間。雖然脈衝星被稱為銀河中的燈塔,實際上的問題顯然必須考慮許多因素而更為複雜。這14顆脈衝星的詳細資料可以從澳大利亞脈衝星星表〈ATNF Pulsar Catalogue〉查詢得到。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雷達測距與月球雷射測距〉參考文獻
短文一篇〈雷達測距與月球雷射測距〉隨《天聞季報》2012年冬季號(量天尺專刊)出版。 讀者可能會感興趣的參考文獻大致如下:
- Kovalevsky, J., Modern Astrometry, 2nd Ed., Springer, Berlin, New York, 2002
- Victor, W. K. & Stevens, R., 1961, “Exploration of Venus by Radar”, Science, 134, 46 (doi:10.1126/science.134.3471.46)
- Pettengill, G. H. & Shapiro, I. I., 1965, “Radar Astronomy”,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3, 377 (doi:10.1146/annurev.aa.03.090165.002113)
- IAU官網 http://www.iau.org, (Resolutions adopted at the General Assemblies,請參閱2012年的Resolution B2)
訂閱:
文章 (Atom)